微博秀UID
杨肸子

乡巴佬雅克一些好看的鸟-远度自然教育2

一些好看的鸟-远度自然教育2
摄影:李利伟

白腹锦鸡
Chrysolophus amherstiae
雉科锦鸡属的一种鸟类。栖息于海拔2000-4000米的山地,活动于多岩的荒芜山地、灌丛及矮竹间。以农作物、草籽、竹笋等为食,兼食昆虫。
白腹锦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红腹锦鸡相同,都是富贵吉祥的象征。常有以此为题材的绘画作品,最著名的是宋徽宗赵佶《芙蓉锦鸡图》,所画即白腹锦鸡。

斑喉希鹛
Minla strigula
小型鸟类,体长14~17厘米。头具羽冠,前额和头顶羽冠金黄褐色,头侧灰黄色具黄色眼圈。
常见的有好奇心的鸟,栖于山区阔叶林及针叶林的低矮树木及树丛。
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高海拔疏灌丛和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林。

宝兴歌鸫
Turdus mupinensis
宝兴歌鸫为中型鸟类鹰的重生,体长20-24cm。上体橄榄褐色,眉纹棕白色,耳羽淡皮黄色具黑色端斑,在耳区形成显著的黑色块斑。下体白色,密布圆形黑色斑点。
宝兴歌鸫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内蒙古、北京、河北、甘肃、贵州、四川、云南、山东、浙江等地,栖息于海拔1200-3500m的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

方尾鹟
Culicicapa ceylonensis
亚种calochrysea 繁殖于中国中南、西南及西藏东南部。一般常见于森林,最常见于海拔1000~1600米的山麓林小野田宽郎,但在喜马拉雅山脉从低地至海拔2000米均有记录。迷鸟见于河北的北戴河。
喧闹活跃,在树枝间跳跃,不停捕食及追逐过往昆虫。常将尾扇开。多栖于森林的底层或中层。常与其他鸟混群。

凤头雀嘴鹎
Spizixos canifrons
常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活动,冬季也常集成10只以上的大群。多在森林中层小树和灌木丛上活动和觅食,但也到高大乔木冠层和林下灌木层活动和觅食。
栖息在海拔1000-3000m 的山地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次生林、林缘疏林、竹林、稀树灌丛和灌丛草地等各类生境中,尤以林缘疏林和沟谷地带较常见,有时也出现在村寨和田边附近丛林中或树上。

黑喉噪鹛
Garrulax chinensis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丘陵地带的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竹林中,有时也见在农田地边、村寨附近以及滨海的次生林和灌木林中活动和觅食。常呈数只或10多只的小群活动戴慧平,偶尔也见有单独和成对活动的。主要以蚂蚁、蝽象、甲虫、象甲、步行虫等昆虫为食,也吃部分植物果实和种子。
分布于中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和柬埔寨等地。

黑头奇鹛
Heterophasia melanoleuca
常单独、成对或成几只的小群在沟谷、溪流沿岸和山坡树林中上层枝叶间活动和觅食。频繁地在树枝 间跳来跳去或攀缘在枝头,有时也下到林下灌丛或竹丛中活动和觅食。鸣声清脆、悦耳而富有变化,特别是在繁殖期间,常久鸣不息。
亚种desgodinsi常见于中国中南部及南部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区森林。

红头长尾山雀
Aegithalos concinnus
属小型鸟类,体长9.5-11厘米。
红头长尾山雀是一种山林留鸟,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间,也见于果园、茶园等人类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内。常10余只或数十只成群活动。性活泼,常从一棵树突然飞至另一树,不停地在枝叶间跳跃或来回飞翔觅食。边取食边不停地鸣叫,叫声低弱,似“吱一吱一吱”。主要以鞘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为食。

绿背山雀
Parus monticolus
是一种栖息于中低海拔山区的雀鸟。绿背山雀是一种体型略大(约13厘米)的山雀。在中国其分布仅与白腹的大山雀亚种有重叠。绿背山雀雄雌同形同色,最为显眼的是肩部绿色区域与颈部黑色区域交界处有一条细的亮黄色环带。与大山雀一样,绿背山雀亦受到非法鸟类贸易的威胁,绿背山雀属于稀有鸟种。

白胸翡翠
Halcyon smyrnensis
白胸翡翠常单独活动,多站在水边树木枯枝上或石头上,有时亦站在电线上,常长时间地望着水面,以待猎食。飞行时成直线,速度较快,常边飞边叫,叫声尖锐而响亮。
白胸翡翠营巢于河岸、沟谷田坎土岩洞中槐荫区教育局,掘洞为巢,巢呈隧道状,末端扩大为巢室,巢室大小直径多为15-20cm。巢洞深至0.5-1.2m爱欲夜知味 ,随土崖土质松软、打洞困难与否而有较大变化。
白胸翡翠主要以鱼、蟹、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也吃蚱蜢、蝗虫、甲虫、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及幼虫等陆栖昆虫和蛙、蛇、鼠类等小型陆栖脊椎动物。

白胸苦恶鸟
Amaurornis phoenicurus
栖息于长有芦苇或杂草的沼泽地和有灌木的高草丛、竹丛、湿灌木、水稻田、甘蔗田中,以及河流、湖泊、灌渠和池塘边,也生活在人类住地附近,如林边、池塘或公园,在湖泊周围村落附近水域的水草中,普遍有白胸苦恶鸟活动,也见于近水的水稻田、麦田、紫穗槐和野蔷薇丛中。栖息地的海拔高度从低地到1500米,在中国云南省为300-2700米。

斑背燕尾
Enicurus maculatus
栖息于海拔800-2000米间的地带,常出没于林区溪边和河流旁。较其他燕尾更喜山区;常见于多岩石的小溪流。多成对活动。也见停息在沿溪的树丛间或村寨中的水沟边。飞行时发出沙哑的kree或tseek声甚似紫啸鸫。停歇或飞行时也发出刺耳的尖声cheek-chik-chick-chick-chik。
食物以水生昆虫为主,有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等昆虫碎片,还有蝗虫、蚱蜢、蚂蚁、蝇蛆、蜘蛛,及昆虫的幼虫等残块,仅食少量的植物性食物。

黑耳鸢
Milvus migrans
白天活动,常单独在高空飞翔,秋季有时亦呈2-3只的小群。飞行快而有力,能很熟练地利用上升的热气流升入高空长时间地盘旋翱翔,两翅平伸不动,尾亦散开,像舵一样不断摆动和变换形状以调节前进方向,两翅亦不时抖动。通常呈圈状盘旋翱翔,边飞边鸣,鸣声尖锐,似吹哨一样,很远即能听到。
主要以小鸟、鼠类、蛇、蛙、鱼、野兔、蜥蜴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偶尔也吃家禽和腐尸。觅食主要通过敏锐的视觉,通常通过在空中盘旋来观察和觅找食物,当发现地面猎物时,即迅速俯冲直下,扑向猎物,用利爪抓劫而去,飞至树上或岩石上啄食。

黑头金翅雀
Carduelis ambigua
栖息于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和亚高山针叶林和林缘地带,也见于开阔的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以及山边疏林草坡、高山草甸、河滩和农田地中。性喜结群,除繁殖期外,常呈数只至十多只的小群,有时也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停栖在林缘或耕地边的乔木树上,偶尔也见单独活动的。
主要以草子、野生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农作物,如荞麦、黄豆、麦子、蔬菜等,繁殖季节也吃部分昆虫。

红翅鵙鹛
Pteruthius flaviscapis
成对或混群活动,在林冠层上下穿行捕食昆虫。在小树枝上侧身移动仔细地寻觅食物。
分布于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经四川、广西、东到福建、南到云南、海南等地。

红喉姬鹟
Ficedula parva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阔叶林、针阔林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在长白山夏季最高上到海拔1800米的针叶林带上缘与岳桦矮曲林交汇地带,非繁殖季节多见于林缘疏林灌丛、次生林、杂木林和庭院与农田附近小林内,尤其在溪流和林区公路附近疏林灌丛中较常见。
主要以叶甲、金龟子、夜蛾、隐翅虫、叩头虫、蜷象等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以及其他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黄腹扇尾鹟
Chelidorhynx hypoxantha
不常见于西藏南部及东南部、四川南部和云南海拔800~3700米的丘陵及高山林。
活泼多动,扇形尾不停张开或上翘。

蓝翅希鹛
Minla cyanouroptera
蓝翅希鹛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有时也和相思鸟、鹛集成小群。多在乔木或矮树上枝叶间、也在林下灌木丛和竹丛中活动和觅食。性活泼,常频繁地在树枝间飞来飞去或在枝头跳跃,不时发出清脆的叫声,叫声为响亮的长双声哨音。主要以白腊虫、甲虫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

蓝额红尾鸲(雄鸟)

蓝额红尾鸲(雌鸟)
Phoenicurus frontalis
主要以甲虫、蝗虫、毛虫、蚂蚁、鳞翅目幼虫等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在溪谷、林缘灌丛地带,也频繁出入于路边、农田、茶园和居民点附近的树丛与灌丛中,不断地在灌木间窜来窜去或飞上飞下。停息时尾不断地上下摆动。除在地上觅食外,也常在空中捕食。主要为留鸟,具有明显的垂直迁移现象,部分亦进行小距离的水平迁徙赖校族。

绿喉蜂虎
Merops orientalis
多呈数只至数十只的群体活动,繁殖期间亦见有单独或成对活动的。动作灵敏,常在飞行时凌空捕捉猎物。结群聚于开阔地捕食东方玉梅。栖于裸露树枝或电线,以昆虫为食,喜欢开阔原野,在土崖挖穴为巢,常常成大群一起筑巢,形成壮观的群巢。较其它蜂虎更喜在空中捕食。白天从雄性到晚多在农田等开阔地上空飞翔捕食。有时一群蜂虎吱吱喳喳从头顶高飞而过。

栗苇鳽
Ixobrychus cinnamomeus
夜行性,多在晨昏和夜间活动,白天也常活动和觅食,但在隐蔽阴暗的地方。性胆小而机警,通常很少飞行.多在芦苇丛中通过,或在芦苇上行走。栖息于水域附近沼泽草丛、芦苇丛中,白天隐藏于蒲草苇丛中,黄昏或晚间活动。
栗苇鳽的食物主要为小鱼、黄鳝、蛙、小螃蟹、水蜘蛛以及蝼蛄、龙虱幼虫和叶甲等昆虫。有时也吃少量植物性物质高登民。

普通燕鸻
Glareola maldivarum
栖息于开阔平原地区的湖泊、河流、水塘、农田、耕地和沼泽地带,也出现于水域附近的潮湿沙地或草地上。
主要吃金龟甲、蚱蜢、蝗虫、螳螂等昆虫乡巴佬雅克,也吃蟹、甲壳类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主要在地面捕食,有时也在飞行中捕食。

水雉
Hydrophasianus chirurgus
以往为常见的季候鸟。现因缺少宁静的栖息生境已相当罕见。繁殖于中国北纬32°以南包括台湾、海南岛及西藏东南部的所有地区。
以昆虫、虾、软体动物、甲壳类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水生植物为食。

戴胜
Upupa epops
栖息于山地、平原、森林、林缘、路边、河谷、农田、草地、村屯和果园等开阔地方,尤其以林缘耕地生境较为常见。冬季主要在山脚平原等低海拔地方,夏季可上到3000米的高海拔地区张启超。常见单独或成对分散于山区或平原的开阔地、耕地、果园等地面觅食,受惊时,或飞至附近的小树上,或飞至不远的小山坡某一岩石上。
主要以襀翅目、直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的昆虫和幼虫,如蝗虫、蝼蛄、石蝇、金龟子、虫、跳蝻、蛾类和蝶类幼虫及成虫为食,也吃蠕虫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觅食多在林缘草地上或耕地中,常常把长长的嘴插入土中取食。

纹喉凤鹛
Yuhina gularis
在中国西藏地区主要栖息于海拔2800-3800m处的森林中,在云南和四川分布高度可下到海拔1800m处的山地,冬季还可下到海拔1200m处,属高山森林鸟类。多活动在常绿林和混交林及其林缘疏林灌丛中。
主要以花、花蜜、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 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付嵩洋
长按识别关注
远度带你在野地里一起长见识
? ? ? ?
?

订阅号一样精彩
? ? ? ?
艾什莉·本森 ?

码字很辛苦,转载请注明来自杨肸子《乡巴佬雅克一些好看的鸟-远度自然教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