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秀UID
杨肸子

五重罗生门一个迷倒曹操父子三人的奇女子,为争夺她,曹氏兄弟反目、父子相残…真乃三国第一美人!-海信八点伴

一个迷倒曹操父子三人的奇女子,为争夺她,曹氏兄弟反目、父子相残…真乃三国第一美人!-海信八点伴
曹操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爱夺人妻,他的老婆中很多都是抢来的,这一癖好还言传身教给了下一代,曹丕和曹植。
这两位以及他们老爸在文学历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这三位都有着共同的癖好,抢来的都是好的,尤其是女人。曹操就不用多说了,可是和别人抢就算了,抢来抢去,最终父子三人抢到一块去了。
这个让曹操父子三人都为之着迷的女人,正是三国绝世美人——甄宓。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最美丽动人的甄宓出场了,一露面就让曹操三父子眼睛一亮,三个人的目光都离不开她了。

曹氏父子何许人也,对甄宓也是垂涎三尺啊!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经过无数野史演绎,变得更加生动形象。那么,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蔡少芬版甄宓
没有遇到曹氏父子之前,甄氏是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可惜袁熙不懂风情,也无视她的美丽。虽然甄氏最后被曹丕所得,而在曹氏三父子中,最早遇见的却是曹植。
官渡之战中,曹植在洛河神祠偶遇藏身于此的甄氏,惊其艳丽,赠白马一匹助她逃返邺城,甄氏亦回赠玉佩以酬解危之谊。
自此曹植念念不忘,还写下了诗句,从日后的夺嫡中能看出来,曹植是一个没有城府的人,那时候年纪又小,自然写在诗中。
官渡之战,袁绍失败两年后抑郁而死,大儿子和三儿了为争家业互相扑杀,后相继都被曹操收拾了。袁家一败,可谓四分五裂,甄宓的嫂嫂和弟妹都跑到各自的丈夫那里去了,只有甄宓陪着婆婆留守邺城,公元204年的时候,曹操大军围了邺城半后后,邺城断粮投降。

据说,城破时,曹操先吩咐士兵围住了绍府,不准伤人,自己却费了一把心思打扮一下,打算去征服甄宓。
然而,他儿子曹丕比他更急,曹丕直奔营帐砍杀,直到遇到甄氏。
《世说新语》:太祖(曹操)下邺,文帝(曹丕)先入袁尚府,有妇人被发垢面垂涕,立绍妻刘后。文帝问之,刘答:“是熙妻。”使人揽发,以巾拭面,姿貌绝伦。既过,刘谓甄曰:“不复死矣!”
“使人揽发,以巾拭面”,以至于让我猜测的是,曹丕便是直奔甄氏而来。
曹植正跟随在曹操的身边尕让邓真,比起曹丕,这对父子慢了一步,曹操旁顾曹丕,见他两目痴痴呆呆地盯住甄氏,知道曹丕暗里动了情。
曹植亦对甄氏念念不忘,几欲说话,曹丕急切无奈之下,对曹操说:
"儿一生别无他求袍哥会,只有此人在侧,此生足矣!望父皇念儿虽壮年而无人相伴之分,予以成全恶灵中毒!"
在曹操进来后发现儿子捷足先登,又看到了甄宓的美艳,又羞又怒。这时候的曹操内心想必是十分精彩的,在内心一顿挣扎后,还是理智做出了决定,只能让给他儿子了,毕竟再怎么说甄宓也是他老朋友袁绍的儿媳妇,要是和儿子争抢一个老朋友的儿媳妇,传出去,还是蛮丢人的大宋美人传。
于是曹操便使人做媒,让曹丕娶了袁熙妻甄氏为妇 。那一年曹丕18岁,曹植13岁。

据传,就在甄妃被曹丕带走之后,随后赶到袁尚府第的曹操笑着叹息一声:“我就是为这个女人才打这场仗的啊!”
他的这句话令身边人揣摸不透,文韬武略的曹操,究竟是为了讨个儿媳还是为给自己纳一宠妾,这才大动干戈的呢?
一个生的美丽的女人,又是权贵之妻,才名远扬,曹操想要也无可厚非。
18岁的曹丕纳了当时23的甄宓为妾,聪明的甄宓知道,她实际上是一个俘虏,是曹操家的女奴,虽然因自己的美貌有了地位,但也深知这个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对曹丕也是非常迎合,努力做个好妻子。
如果只是如此,那还不错,但是曹操对这个儿媳妇念念不忘,经常叫她对诗,下棋聊天,当然,约的理由是这样,但醉翁之意肯定不在于酒,来两首便强行抱着美人回房了。

而正是在这个女人之后,曹植、曹丕开始了他们的夺嫡之争。
这个女人到底有多美?
美分为两种,内在和外在,外在的叫做美貌,如貂蝉、小乔。内在的叫做气质,也是女人最大的魅力,例如:武则天,上官婉儿、李清照。
甄氏大概就是三国之中独具这两种美丽于一生的人。
时语有云“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她有着轻盈柔美的身姿,娇艳欲滴的容颜。远远望去,如初升的太阳,明亮、耀眼,走近看时,又如池中的荷花,亭亭玉立。

甄氏是汉末上蔡令甄逸之女。相传她的母亲怀孕时梦一仙人,手执玉如意,立于其侧,不久生下甄氏。后来有个看相的看了甄宓的面相后,说:此女贵乃不可言。
时值天下纷扰,连年饥馑,百姓食不果腹。甄家巨富,储藏许多粮食。甄氏对母亲说:"今世乱,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又兼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赈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举家皆称其贤。
当年,河北白骨到处可见,饿死者比比皆是。而甄家周围的乡亲安然无恙地度过了灾荒。而且十五岁时甄妃被赞为“目凝山水皆添色,笑倚花枝不敢发”。
《三国志》的陈寿用了“非凡”二字评语,近乎天使,不是凡间人物。
袁绍听说甄妃如花似玉,有倾国倾城之貌,并且知书达礼,于是托人为二儿子袁熙上门提亲。她因为美丽嫁给袁熙,却不得恩宠,她生活苦闷,写下闺怨一类的作品。
在日后曹操和曹丕的征战中龙闯中原,她也多有劝谏,避免了更多的生林涂炭。
在才,在德,在貌,略举几个例子,就能看出甄氏的品德和美貌。

因为才德,引得兄弟反目
曹植和曹丕的夺嫡大战,并非全自甄妃,她也并非如潘金莲一般四处勾搭。
曹操与曹丕为消灭群雄而奔忙,只有曹植因为年龄小而有余闲,他陪着这位多情而又美艳的少妇,消磨了许多风晨雨夕与花前月下的辰光;耳鬓厮磨,了无嫌猜。
大概当年龄比她小的曹植表现出天真无邪的情意时,不知不觉中使甄妃陶醉在虚无飘渺的快意之中,于是毫无顾忌地施展出母性的光辉与姐姐般的爱意。
甄妃之美丽,连小曹丕5岁的弟弟曹植也亟欲染指。对于到手的尤物,曹丕可没有其父那么大度。
两人都很清楚,兄弟之间,谁能将父亲的王位最后弄到手里,五重罗生门甄妃最后就是谁的(曹操有一度曾想立曹植为太子)。
兄弟二人斗法斗智,最后是曹丕夺得了继承人的地位。

曹植野只能在日后夜夜思念。按道理来说,放在身边的对手是最安全的,为什么急匆匆的赶到封地去,远离嫂嫂大概是最好的解释。
曹丕称帝后醒脑再造丸,移情宠妃郭女王。郭女王和曹丕一起居于洛阳,但甄宓却远在邺城。古代社会交通闭塞艰难,消息传播非常困难立顿烤肉。分居两地,意味着感情疏离,更代表如有情况却无法在丈夫面前分辨。甄宓多文才,熟知后宫典故,自然明白自己处境恶劣;但苦于远在异地,到不了丈夫面前天神剑女,无可奈何,于是寄情丝于笔墨,写下了她唯一传世得作品《塘上行》,表达对曹丕疏离自己的哀怨之情。

然而,甄宓万万没有想到,这首凄恻哀怨的情诗,不但没有使丈夫感念旧情,反而适得其反。曹丕读诗后恼羞成怒,在即皇帝位的第二年六月(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由洛阳派使者前往甄宓独居的邺城旧宫差上天了,逼她服下了毒酒。在距甄宓冤死的九个月后,曹丕正式提出册立郭女王为皇后,并将甄宓的儿子曹叡交予郭后抚养。
甄妃的死很悲惨,本来与世无争,却不料被谗言所害,为曹丕赐死。杨肸子
甄妃死后,有一次曹植入朝到宫里李廷亮,曹丕将甄妃使用过的一个盘金镶玉枕头赐给他。这才是对情敌和对手最好的惩罚啊。
曹植睹物思人,不免触怀伤情。回来时经过洛水,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遂就着蓬窗微弱的灯光写下一篇《感甄赋》: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容耀秋菊,华茂春松,若轻云之蔽月,似流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望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越轨追击,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面辅承权,环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既然写洛神,为何是《感甄赋》,多少还是有点无厘头吧?

魏明帝曹睿即位以后,对这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落拓叔叔也不放心,想玩文字狱加以迫害,又下不了狠手。
因古代“鄄”通“甄”,他认为《感鄄赋》犯了自己母亲的讳,太露骨,得改,与大臣商议,遂更名为《洛神赋》(见唐朝李善为《文选》所做的注)。
本来模棱两可的事,被曹睿这么一搞,就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后人有诗说:"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年赋洛神。"
因为曹植的《洛神赋》,甄妃也因此有了许多个名字,甄洛、甄宓、洛神等。

历史的尘烟虽渐行渐远,甄妃的美和德,却并未因丈夫被杀却做敌人妻子,和小叔子、公公的暧昧不清而摧毁。
反而在《洛神赋》的长期发酵中越来越广为人知。
她爱读书、讲自律、不嫉妒,关怀饥民、善待他人、孝顺公婆……被老百姓争相颂扬铿锵集。
“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人们怀念她,膜拜她,她就是洛水流域老百姓心中的真神。
码字很辛苦,转载请注明来自杨肸子《五重罗生门一个迷倒曹操父子三人的奇女子,为争夺她,曹氏兄弟反目、父子相残…真乃三国第一美人!-海信八点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