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秀UID
杨肸子

杨肸子陶瓷:永乐宣德瓷器断代看龙纹就知道;宣德瓷一眼鉴定法-古董工艺品收集交流

杨肸子陶瓷:永乐宣德瓷器断代看龙纹就知道;宣德瓷一眼鉴定法-古董工艺品收集交流

杨肸子
 关于永宣青花瓷龙纹,人们多认为其表现为龙体壮硕,趾爪有力,头大,威猛;认为永乐龙纹有直披发和竖披发两种,象鼻,猪嘴;多认为宣德龙纹向上飘起,下颚突出,猪嘴。其实永宣青花瓷龙纹不仅多(宣德八年朝廷一次就下令烧造四十余万件龙凤纹青花瓷),而且多姿多彩,远不是上面说的那么简单。为了弄清永宣青花瓷龙纹的具体形貌,笔者从耿宝昌主编的《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紫禁城出版社)、梁穗主编的《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文物出版社)、《明代陶瓷大全》(台湾艺术家出版社)、《明代宣德官窑菁华特展图录》(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等七八种图书中,收集到永乐龙纹青花瓷图录19个,宣德龙纹青花瓷图录65个。经过反复研究比对,形成了笔者对永宣青花瓷龙纹的如下认识。
永乐青花瓷龙纹张嘴吐舌永乐青花瓷龙纹是有由元青花龙纹发展来的,两者有着鲜明的渊源关系,有同有异。元青花瓷龙纹的龙体,趾爪瘦细,头小,有的无顶毛,有的虽有,但在顶颈间,分束或成丛向后飘伸。最有特点的是,元龙纹多张口吐舌,上颌长长地向斜上方翘起,前尖如鸟嘴中宽后窄似葫芦的尖舌状。据笔者统计,在19个永乐青花瓷龙纹中,除龙体、龙腿、龙趾爪外,其头,特别是嘴,有四个永乐龙纹与元青花瓷龙纹相差无几,只是永乐龙纹在顶后头部的毛发较多。由此可以看作是元到永乐时期的过渡型青花龙纹饰。永乐青花瓷既然有过渡型龙纹饰,当然也就会有它自己的龙纹饰。永乐青花瓷的龙纹饰,除了龙体、龙爪与元龙纹饰不同外,最主要的就是头部有很大的不同。在上述19个永乐青花瓷龙纹中,其中梁穗主编的《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有5个青花瓷龙纹饰。据该书的考古发掘报告称,这五件“与公认的洪武瓷堆积在一起,可以认为是明御窑厂在永乐三年(1405年)以前为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而准备的外销瓷”。由此可见,这五件永乐青花龙纹瓷是永乐早期的制品。那么,这五件永乐青花瓷龙纹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这五件中,除两件为永乐时期的过渡型龙纹外,其余三件,龙纹表现为除龙体壮硕,趾爪有力外,其顶发均成五束或多束或成丛向上或向斜上方竖起,张嘴吐舌(多见于龙纹较大者),上颌较长向上翘起,如牛舌状,闭嘴(多见于龙纹较小者),上唇圆如猪嘴。可见龙纹嘴的半舌状,猪嘴状以及龙顶毛发向上或向斜上方竖起,就是永乐青花瓷龙纹的早期特点。在上述19个永乐青花龙纹中,还有9个龙纹的龙顶毛发或成五束或成丛向后飘伸,其张嘴吐舌者(多为天球瓶、扁瓶等大器型者),上颌长而上翘,如卷牛舌状,闭嘴者(多为中小器型者)多上唇圆如猪嘴。这应当是永乐中晚期的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永乐中晚期制烧的青花龙纹天球瓶,其龙纹后顶毛发皆成五束向后飘伸,皆张嘴吐舌,上颌较长向上翘卷如牛舌,三爪,形貌极为威猛。更为特别的是,头部两颊布满多而清晰的鳞片。《明代陶瓷大全》(台湾艺术家出版社)一书中有三个永乐青花瓷龙纹天球瓶(皆外国博物馆收藏),有两个如此,另外一个因是青花地白龙,看不到头部两颊的鳞外,其他也都完全一样。李正中、朱裕平的《中国青花瓷》(艺术图书公司出版)也有一个“青花蟠龙天球瓶”(作者标明是土耳其托卡匹美术馆藏,第106页),与《明代陶瓷大全》中的永乐“青花蟠龙天球瓶”(第88页)几乎完全一样,作者标明是宣德产品,其实是永乐产品,下文将述及。早期宣德龙纹青花瓷多无款宣德青花瓷龙纹是由永乐青花瓷龙纹发展来的,两者有同有异。两者的龙体都为侧身,其龙趾、龙爪并没有显著不同。即使龙头,两者也有同有异。两者的渊源关系很明显。所以宣德虽仅存十年,但其青花瓷也有过渡型龙纹。在上述65个宣德青花瓷龙纹中,有8个龙纹的后顶毛发成束或成丛向后或向后然后向上飘伸。其张嘴吐舌者(多为天球瓶、扁壶等大器型者)的口型和闭嘴者(多为中小器型者)的口型,与永乐中晚期的青花瓷龙纹相差无几,而且多无宣德年款,这显然就是永乐到宣德的过渡型青花瓷龙纹。值得注意的是这8个龙纹里面有两个天球瓶青花龙纹,与永乐中晚期天球瓶青花龙纹相比,形貌极为相似。嘴型、趾爪完全相同,只是后顶毛发成六束先向后伸再向上翘,两颊虽有鳞片,但并不多,不十分清晰。宣德时期的这两个青花龙纹天球瓶,显然是过渡型产品。《明代宣德官窑菁华特展图录》(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馆出版)在对上述其中一个宣德青花龙纹天球瓶所作的说明“宣德此类大器,极少款识,故与永乐不易分辨。此器云龙画工精细,应为永乐、宣德过渡时期所烧造之器。”宣德早期和中晚期的青花龙纹没有什么变化,也许是时间太短暂的缘故。无论是张嘴吐舌者或闭嘴者,上颌皆为圆形猪嘴状,其后顶毛发皆成束或成丛向上或想斜上方飘伸。古陶瓷界多认为无宣德年款者多为早期作品,有宣德年款者多为中晚期作品。
永宣青花龙纹同异帮助断代第一,永乐时期过渡型龙纹,宣德青花瓷中是没有的。所以,遇到永乐过渡型的青花龙纹瓷,就可以排除它是宣德时期的产品;只要龙体壮硕,趾爪有力,就可以断定它不是元青花瓷,而是永乐青花瓷。第二,永乐青花瓷龙纹,除了天球瓶,扁壶大器型有牛舌形的上颌外,中小器型的龙纹也有,而宣德则没有。所以,遇到中小器型青花瓷上的龙纹,如果上颌为牛舌形,就可以断定不是宣德时期而是永乐时期的。第三,永乐和宣德的青花天球瓶的龙纹不同。永乐时的青花天球瓶龙纹,其后顶毛发成五束向后有力地飘伸,两颊有清晰的鳞片,而宣德时的青花天球瓶龙纹,其后顶毛发成六束先向后再向上翘起,两颊虽有鳞片,但较少,不十分清晰。有的就因对此观察不细而出现了误判。前面提到的李正中、朱裕平的《中国青花瓷》将永乐时的“青花蟠龙天球瓶”误作宣德时的产品是一例。宣德青花瓷釉面有橘皮纹此外,永宣青花瓷龙纹也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例如永宣时都有一种扁壶,其龙纹都是张嘴吐舌,上颌都为牛舌形,后顶毛发都向上竖。又如,永宣时都有上颌为猪嘴状,后顶毛发都向后飘伸的龙纹。再如,永宣时都有猪嘴状,后顶毛发向上或向斜上方飘伸的龙纹。对永宣龙纹相同的青花瓷,如果有年款,那当然好办,如果没有年款,那就要用以下几种办法区分了。一是永乐时期的青花瓷胎体较轻薄,宣德时期的青花瓷较厚重。同样器型的瓷品,永乐与宣德的区别就更加明显了。二是宣德时的白釉较永乐厚,气泡较多,使得宣德青花瓷的部分纹饰模糊不清晰。宣德青花瓷窑温较高,釉中有的气泡破裂,在釉面形成橘皮纹。永乐则较少这两种现象。三是永乐与宣德青花瓷的足底,虽都平削,但永乐时的多略圆,宣德时的多平整。四是据有人测量,永宣时青花瓷釉中含氧化钾都较高,而永乐时期的更高,所以永宣青花瓷釉面都很莹润,而更为莹润的当是永乐青花瓷。此外,还可以从辅助纹饰等其他方面去区分。实在区分不开的,笼统视之为永宣产品暂且存疑也无不可。
延伸阅读:宣德瓷器,一些鉴定些技巧

众所周知,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是我国瓷器发展的黄金时代,这时烧造的瓷器,制作精细,造型规整,釉色艳丽,纹饰清新,其具体特征:一是多以进口“苏泥勃青”为用料,青料因含铁量较高,故青花色特别蓝,成色苍翠艳丽,而且多带铁锈斑点;二是釉层内有较多气泡,棕眼;三是胎质较永乐时要厚,而且器物有分段接的痕迹,用手一摸就有感觉;四是宣德官窑青花器的底款多用楷书,而且宣德的“德”字,中间的“心”字上少一横;五是纹饰线条笔划,自然浑化,很像中国画在宣纸上所形成的晕散味道,艺术效果非常优美。

1、永乐为明代瓷器的开创和发展时期,而宣德则为鼎盛时期。陶瓷界有青花首推宣德的说法。宣德青花以其胎土精细,釉汁均净,造型工整,凝重浑厚,胎质细腻, 多细砂底,器形多样,青花浓艳,纹样优美而久负盛名。琢器接口少见,胎体比永乐时厚重、坚致。

2、釉面特点为桔皮纹。青花器釉面,呈亮青,前期与后期釉面稍白,中期为青白色,釉面均很细润。

3、青花用三种色料;进口苏泥勃青料,国产料, 进口和国产混合料。青花自然晕散,形成浓重的凝聚结晶斑,深入胎骨。宣德青花可谓青花之冠。

4、矾红彩始于宣德,瓷釉为宣德创新品种之一,仿哥釉也是从宣德时开始的,黄釉是宣德时烧制成功的,青金兰釉又称“雪花兰”或“洒兰”,为宣德时景德镇能工巧匠又一杰作。

5、纹饰一改永乐时的纤细风格,显得粗重豪放,笔法苍劲。尤以龙纹狰狞凶猛之状,可为明、清两代之最。

6、宣德瓷器署有年款的,较永乐时显著增多。一般为六字楷书款,亦有四字的,书写部位不定,全身均可书写,亦采用篆书。曾有宣德款识“满器身”的说法。

7、彩瓷楷书写“德”字无“心”上一横,篆书写“德”字,“心”上都有一横。

8、器足、琢器多细砂底,无釉、无旋痕,泛有火石红斑。盘心微有下凹。雍正仿斜坡盘底,于足脊处滚圆如“泥锹背”状。

北京保利展销与拍卖,只要你的藏品到代,精品,北京保利的拍卖你也能参加,藏品品质和市场需求是一方面,但是,最重要的是平台的重要性!如想参加保利展销与拍卖,请联系:17310867746(微信电话同号)
最自私的行为是无私”。当你将有价值的信息,分享出去就是你帮助他人的开始!
在品阅本文之后,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这是我们创作最大的支持!藏品免费鉴定估价,了解更多请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每天有更多新资讯!(文章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最大权威鉴宝平台、汇聚百万高端藏家!

藏品出手(微信电话):17310867746

码字很辛苦,转载请注明来自杨肸子《杨肸子陶瓷:永乐宣德瓷器断代看龙纹就知道;宣德瓷一眼鉴定法-古董工艺品收集交流》